附錄 99.2
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使用
除了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計算的財務業績外,Star Equity Holdings, Inc.(“公司”)於2024年3月22日發佈的新聞稿(“新聞稿”)中還披露了包含Star Equity Holdings, Inc.(“公司”)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信息,該新聞稿公佈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和十二個月的業績,該新聞稿是在公司於2024年3月22日舉行的電話會議上發佈的。公司披露的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不應被視為替代或優於根據公認會計原則計算的財務指標,應仔細評估根據公認會計原則計算的財務業績以及與這些財務報表的對賬。公司使用的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計算方法可能與其他公司使用的類似標題的指標不同,因此可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公司提供了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與最直接可比的GAAP財務指標的對賬表。管理層鼓勵讀者依賴GAAP數字,但將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列為補充指標,以幫助讀者。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的定義包含在新聞稿中。
在新聞稿中,公司公佈了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 “調整後淨收益(虧損)”、“調整後每股基本和攤薄後淨收益(虧損)”、“調整後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 公司管理層使用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來評估公司的業績。公司管理層發現,使用不包括收購的無形資產攤銷、木材衍生品和可供出售證券的未實現收益(虧損)、訴訟成本、出售資產和業務的收益、非經常性處置收益、討價還價收益、一次性遣散費和留存成本、融資成本和所得税調整的財務衡量標準很有用。儘管將來我們可能會有這些類型的項目和費用,但公司管理層認為,它們並不能反映其產品和服務的日常供應,而更多地與戰略性的多年公司行動有關,沒有可預測的趨勢,這可能會掩蓋公司核心業務的趨勢和財務業績。就 “調整後的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 而言,公司管理層認為,排除利息、税款、折舊和攤銷以及股票薪酬是投資界非常常用的衡量標準,它有助於公司管理層根據行業基準衡量其運營和業績。
與使用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相關的限制在於,這些指標不包括影響公司本期經營業績的項目。解決這一限制的最佳方法是將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與 “淨收益(虧損)”、“基本和攤薄後每股淨收益(虧損)” 和 “運營現金流”(最具可比性的GAAP指標)結合使用,因為這些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不反映影響本期經營業績的項目,並且可能高於或低於最具可比性的GAAP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