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99.1

Hong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不承擔任何責任,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陳述,並明確表示不對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導致或依賴於 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OneConnect 金融科技 有限公司

caTim

(在開曼 羣島註冊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代號:6638)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OCFT)

中期業績公告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

OneConnect Financen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 董事會(“董事會”) 欣然宣佈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其他合併實體 (統稱 “集團”)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報告期”)的未經審計的中期合併業績, 2022年同期的數字。

在本公告中,“我們”、 “我們” 和 “我們的” 是指公司,在上下文需要的情況下,指集團。

財務業績亮點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來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下降了7.0%,至人民幣6.372億元,而2022年同期為人民幣6.85億美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收入下降了11.8%,至人民幣18.993億元,而2022年同期的收入為21.527億元人民幣。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毛利率為36.7%,而2022年相應時期的毛利率為35.3%;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毛利率1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為39.8%,而2022年相應的 期間為39.4%。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營業虧損縮小了69.5%,至人民幣1.929億美元,而2022年同期的營業虧損為6.325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率從2022年同期的-29.4%縮小至-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縮小了66.1%,至人民幣1.905億元,而2022年同期為人民幣5.624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股東淨利潤率提高至-10.0%,而2022年同期為-26.1%。

1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基本和攤薄後的每股普通股淨虧損為0.17元人民幣,而2022年同期為0.51元人民幣。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每股ADS的淨虧損(基本和攤薄後)為人民幣-5.24元,而2022年同期為人民幣15.29元。

— 以人民幣'000 元計,百分比和每 ADS 金額除外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2023 2022 同比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收入
來自平安集團的收入 1,117,649 1,231,282 -9.2%
來自陸金所的收入 144,499 236,463 -38.9%
來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2 637,198 684,958 -7.0%
總計 1,899,346 2,152,703 -11.8%
毛利 696,233 759,283
毛利率 36.7% 35.3%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毛利率1 39.8% 39.4%
營業虧損 (192,939) (632,513)
營業利潤率 -10.2% -29.4%
股東淨虧損 (190,465) (562,374)
股東淨利潤 -10.0% -26.1%

每張 ADS 的淨虧損 3,基本和稀釋

(5.24) (15.29)

注意事項:

1有關該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指標的更多詳情,請參閲標題為 “使用未經審計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指標 衡量標準” 的部分。

2第三方客户是指在相關時期內收入貢獻低於我們總收入5%的每位客户。 這些客户是公司多元化戰略的重點。

3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代表三十股普通股。2022年12月,公司進行了ADS比率變更,將其普通股與ADS的比率從代表三(3)股普通股的一(1)股ADS調整為代表三十(30)股普通股的一 (1)ADS(“比率變動”)。除非另有説明,否則比率變動 已追溯適用於本公告中列出的所有時期。

2

使用未經審計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 衡量標準

未經審計的合併財務 信息是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編制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 用於毛利和毛利率,調整後不包括非現金項目,其中包括收入成本中確認的 無形資產的攤銷、收入成本中確認的財產和設備折舊以及在收入成本中確認的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 。公司管理層定期審查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毛利和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毛利率,以評估我們的業務表現 。例如,通過排除非現金項目,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毛利和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毛利率使公司的管理層 能夠評估一美元收入與毛利的現金轉換。公司使用這些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報告來評估我們正在進行的 業務,並用於內部規劃和預測目的。公司認為,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信息 合起來對投資者有幫助,因為它提供了與過去財務業績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便於對經營業績進行逐期 比較,並有助於與其他公司進行比較,其中許多公司使用相似的財務信息。 公司還認為,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指標的列報為我們的投資者提供了有關 我們經營業績的有用信息,因為它使投資者能夠提高我們管理層在財務 和運營決策中使用的信息的透明度,從而使投資者能夠通過公司管理層的眼光看到管理層用於經營業務的重要財務 指標,也使投資者能夠更好地瞭解公司的業績。 但是,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信息僅用於補充信息目的,不應將其視為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供的財務信息的替代品 ,並且可能與其他 公司使用的標題相似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衡量標準不同。鑑於上述限制,您不應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衡量標準與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財務衡量標準分開考慮,也不應將其作為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財務衡量標準的替代方案 。每當公司使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財務指標時,都會向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列報的最接近適用的財務指標進行對賬 。鼓勵投資者和股東 審查相關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指標,以及這些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指標與其最直接可比的 財務指標的對賬情況。

3

下表列出了所示期間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業績的未經審計的對賬 。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2023 2022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RMB'000 RMB'000
毛利 696,233 759,283
毛利率 36.7% 35.3%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
— 收入成本中確認的無形資產攤銷 55,165 85,867
— 收入成本中確認的財產和設備的折舊 3,365 1,560
— 基於股份的薪酬支出在收入成本中確認 1,336 1,422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毛利 756,099 848,132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毛利率 39.8% 39.4%

4

商業回顧與展望

商業評論

我們是中國金融服務行業的技術即服務 提供商,其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我們為金融機構客户提供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包括數字銀行解決方案和數字保險解決方案。我們還通過我們的 Gamma 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基礎設施 。我們的解決方案和平臺可幫助金融機構加速其數字化 轉型。我們相信,我們的 “技術+業務” 模式是我們的關鍵競爭優勢,也是 我們如何贏得新業務和與客户互動的推動力。自我們成立以來,中國100%的大型和股份制銀行、98%的城市商業銀行、65%的財產 和意外傷害保險公司以及49%的人壽保險公司至少使用過我們的產品。

監管機構 對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給予了戰略重視。2021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 發佈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規劃”),提出了金融科技發展的指導方針, 強調了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如規劃所述,新時期的金融科技發展 也應側重於技術驅動和數據驅動的金融創新,到2025年實現整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跨越式提升 。2022年1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 《銀行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指引》,要求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 。根據China Insights行業諮詢有限公司的數據,隨着金融機構數字化的持續改善,到2025年,中國金融機構的科技總支出預計將達到7993億元人民幣。

2023年2月,中國 發佈了中國數字化發展總體佈局規劃,該計劃由中國共產黨 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中國建設數字發展計劃》) (“數字發展計劃”)聯合發佈。根據數字化發展計劃,建設數字中國對於推進數字時代中國現代化非常重要,也為發展中國競爭力的新優勢 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數字發展計劃包括支持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整合,以及數字技術在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多個領域的應用。 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在其戰略計劃中採用數字化轉型,並加大在這方面的投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預測顯示,到 2025 年,中國的數字經濟預計將超過 RMB60 萬億美元(8.84 萬億美元)。

2023 年上半年,我們 取得了穩健的財務業績。儘管我們的總收入同比下降了11.8%,至人民幣18.9億美元,但我們的毛利率提高了1.4個百分點,從同比35.3%提高到36.7%。我們還繼續提高對股東的淨利潤率, 同比優化16.1個百分點至-10.0%。高級客户數量從2022年同期的 134人同比下降至121人,這主要是由於 銀行活動的復甦速度低於預期,數字銀行領域的客户減少所致。

我們繼續實施 第二階段戰略,以深化與客户的互動,進一步整合和升級產品,擴大我們的金融服務 生態系統和海外市場。

5

在數字銀行領域,我們專注於 通過兩種綜合解決方案為銀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數字零售銀行和數字商業銀行, 幫助銀行有效提高營銷、風險管理和業務管理的運營效率和有效性。

在數字零售銀行方面, 我們提供了兩種集成解決方案:智能運營解決方案和智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我們的智能營銷 解決方案包括人工智能銀行家、智能營銷管理和分析平臺以及端到端財富管理平臺。我們的智能 運營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客户福利管理,提供基於場景的客户羣運營服務。

我們的數字商業銀行 解決方案集成了智能服務平臺以協助企業關係經理,提供智能產品開發 平臺,可促進企業客户貸款產品的快速設計和推出,以及人工智能支持的智能風險管理 平臺,可幫助銀行管理中小企業信用風險。此外,我們還為政府和監管機構開發了中小企業融資平臺,以解決 中小企業融資挑戰。

2023 年上半年,我們 繼續升級產品,通過升級算法模型、擴展系統兼容性、 優化架構結構,進一步擴大用例,以改善用户體驗和應用程序運營效率。我們在自控技術方面取得了進一步的突破 ,我們獲得了4項認證。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繼續在市場上獲得認可。 例如,我們的數字貸款綜合解決方案在 第三屆長三角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全球大賽中榮獲 “2022年中國最佳金融科技供應商”。

同時,我們繼續深化與銀行的合作,並在大型銀行取得了多項突破。在數字零售銀行業務領域,我們為一家領先的股份制銀行提供了明智的決策 諮詢服務。我們幫助該銀行根據零售業務 情景正式制定了以指標為導向的戰略框架,並建立了他們的智能決策平臺來推動零售業務運營。在數字商業銀行方面,我們繼續通過多階段項目深化與政策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合作。在這些項目中,我們通過進一步利用領先技術(例如大數據、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 (nLP)),幫助銀行 監控信用風險指標,以識別和降低風險。在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管理)方面, 我們幫助政策銀行和幾家國有企業銀行改善其運營數據庫,建立業務衡量分析 和預測模型,並提高運營效率,使其更加數字化、智能和準確。

在數字保險領域,我們的解決方案 幫助保險公司實現整個保險流程的數字化,幫助他們處理營銷、客户管理和索賠處理。 我們還為客户提供服務管理平臺。我們在我們的智能汽車保險解決方案和 我們的智能人壽保險解決方案下提供這些服務。

我們的智能汽車保險 解決方案可幫助保險公司減少損失、打擊欺詐性索賠並提高服務質量。該解決方案集成了包括 AI 和高級分析在內的技術以及服務,以實現整個索賠處理程序的自動化,包括索賠提交、即時檢查 和結算、評估和路邊援助以及汽車零部件採購。2023 年上半年,我們與 幾家新的財產和意外傷害保險公司就汽車理賠端到端解決方案項目建立了合作關係。我們的解決方案範圍首次從汽車保險 擴展到非汽車保險領域,從而我們與韓國一家領先的財產和意外傷害保險公司 建立了新的合作關係。

6

我們的智能人壽保險 解決方案可幫助保險公司提高銷售、保單簽發、保單索賠處理 和客户服務方面的效率、風險控制和客户體驗。2023年3月23日,憑藉源於大規模商業用例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我們與全球知名保險公司Old Mutual達成了全方位 戰略合作,利用雙方在金融 市場的深厚技術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本地化經驗,推動人壽保險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由於數字化轉型是Old Mutual以客户為中心的戰略的優先事項,Old Mutual一直在努力將數字化嵌入其運營中 。我們的通用代理解決方案可有效幫助Old Mutual在南非 Africa 市場的代理商提高服務效率和潛在客户的轉化率,這為他們在市場上的成功做出了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利用中國平安保險(集團) 公司及其子公司(“平安集團”)在保險行業的30多年的經驗和技術創新,為Old Mutual創造更多適用於南非市場的高 解決方案。雙方將堅持合作共贏的原則, 為人壽保險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打造標杆模式,共同開啟全球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新篇章 。

就我們的 Gamma Platform 而言, 我們的人工智能客户服務包括使用我們屢獲殊榮的人工智能技術來支持金融機構的客户服務 職能,幫助他們減少人員需求並提高呼叫中心的效率。我們的智能語音服務 不僅配備了先進的底層人工智能語音引擎和機器人平臺技術,還配備了具有豐富財務 場景和數據的模型(例如金融場景對話流程圖、ASR 語音識別、NLP 意圖理解),可以標準化 人工智能金融場景、流程和培訓方法,使金融機構能夠更快地推廣人工智能遠程服務, 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更有效地改善人工智能應用。

2023年上半年,我們的 智能語音服務與Gamma Platform的視覺引擎(例如面部OCR)以及前端風險控制 應用程序集成,開發了一款新產品——Digital Staff 支持的面對面貸款審批。該產品是為一家領先的 汽車融資公司推出的,它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效率和降低了風險,而且還通過智能 人機交互改善了用户體驗。

同時,我們的Gamma Platform 在運營和新客户獲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包括來自公共服務、交通和汽車等行業的幾家新的頂級參與者。

近年來,我們繼續擴大 的海外業務,並實現了強勁的增長,尤其是在香港和東南亞市場。

2020年,我們 在香港成功推出了我們的虛擬銀行,即平安一賬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平安一賬通銀行”)。 2023年上半年,平安OneConnect銀行的總收入同比增長45.2%,達到 RMB66 百萬美元, 而其客户貸款和預付款同比增長6.5%,達到18億港元。平安OneConnect銀行是第一家提供靈活高效銀行服務的 虛擬銀行,重點是香港的中小型企業 (“SME”)。它是第一家參與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發起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 的虛擬銀行。在信用評估方面,平安OneConnect銀行採用了替代的 數據來支持其信貸決策,使其能夠更好地瞭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進行更完整、 準確的信用風險評估。如此簡化的信用評估流程為中小企業縮短了週轉時間和 “兑現時間”。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平安OneConnect 銀行批准的所有中小企業貸款申請中,34% 是這些中小企業客户獲得的第一筆銀行貸款。這表明,平安OneConnect銀行通過支持服務不足的中小企業客户和幫助促進金融包容性,填補了市場空白。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平安OneConnect銀行推出了兩項新的中小企業貸款服務,“eFast Loan” 和 “商業循環貸款”。通過利用金融科技和商業數據,平安OneConnect銀行通過簡化的貸款申請和批准程序,為零售領域的中小企業提供了更便捷的 融資服務,使他們能夠輕鬆滿足 的資本要求並抓住商機。平安OneConnect銀行獲得了多項 國際獎項的認可,包括2023年Asiamoney最佳銀行大獎的 “香港最佳中小企業銀行”、《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 2023 年金融機構大獎》的 “年度最佳虛擬銀行——中小企業”。

7

2022年,我們的子公司平安 oneConnect信用參考服務機構(香港)有限公司已正式獲悉,測試簽署和獨立 評估報告已獲批准,以及香港銀行公會決定將其選為多重CRA模式下的選定信用諮詢機構(“CRA”) 。我們的CRA預計將於2023年底開始營業,它將從香港挖掘大灣區的潛力,為該地區的信用諮詢業務做出貢獻。截至2023年6月30日,CRA已基本完成對65家信貸提供商的 初始數據加載、數據清理和數據驗證。同時,CRA在個人信貸產品、中小企業信貸平臺和跨境產品的開發 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CRA將繼續專注於產品開發、系統 建設,致力於通過獨特的業務場景和數據源構建核心信貸產品體系,為香港金融機構提供 全面的信貸服務。

自 2018 年以來,我們開始在東南亞 亞開展業務,以開拓東南亞 RMB10 億美元的金融數字化轉型市場。我們在東南亞 的客户包括中小型本地銀行以及大型金融機構,例如排名前三的地區銀行、十二家 頂級本地銀行和兩家世界頂級保險公司。

2022 年,我們在中東建立了業務 ,使阿布扎比全球市場 (ADGM) 能夠建立中小企業融資平臺。

2023 年 5 月,我們進一步深化了與 SB Finance 的 合作,幫助 SB Finance 提高產品交付效率,減少運營成本和停機時間。 此次合作標誌着我們與SB Finance建立長期而密切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重要里程碑。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我們 已將海外業務擴展到 20 個國家和地區,覆蓋超過 172 個客户。

8

商業展望

鑑於 數字經濟的發展,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接受數字化轉型,也為 Fintech的擴張創造了更多機會。

展望2023年下半年 ,我們將繼續實施第二階段的戰略,即深化客户參與度,專注於為高級客户提供服務 和產品集成。

在產品集成方面,我們將 繼續通過添加新的產品模塊來升級我們的解決方案,這些模塊已經在平安集團內部進行了測試和驗證,使 客户能夠進行數字化轉型。此外,我們將繼續加快產品標準化,提高交付效率,為 客户提供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服務。

至於高級客户擴張, 我們將加強我們的關鍵客户服務,並繼續增加單一產品和多產品 交叉銷售的可持續收入。我們還將加快新客户的擴張,以擴大市場覆蓋範圍並擴大客户羣。

我們還希望繼續以合理的速度投資於研發活動,以改善我們在提供 解決方案時採用的技術和應用,並通過將單模塊產品集成到更集成的解決方案來優化我們的產品結構。

作為我們生態系統 戰略的關鍵部分,我們將繼續探索與政府機構和行業合作伙伴的合作伙伴關係。在海外業務方面,我們將繼續探索機會,為數字化轉型需求強勁的海外市場提供我們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已在中國經過測試和驗證。

我們認為,經濟刺激措施無疑將在更長的時間內提振中國經濟。但是,我們確實認識到,由於業務性質,在短期內,我們的復甦將需要 一些時間。我們將在2023年下半年繼續謹慎運營,專注於增加來自第三方客户的 收入,提高利潤率。

9

管理層的討論和分析

收入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以人民幣千元計,百分比除外 2023 2022 同比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技術解決方案板塊1
實施 443,023 342,611 29.3%
基於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收入
業務發起服務 81,127 219,494 -63.0%
風險管理服務 150,317 198,497 -24.3%
運營支持服務 471,585 572,105 -17.6%
雲服務平臺 614,620 665,207 -7.6%
實施後支持服務 25,649 26,794 -4.3%
其他 46,664 82,295 -43.3%
基於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收入小計 1,389,962 1,764,392 -21.2%
小計 1,832,985 2,107,003 -13.0%
虛擬銀行業務

利息 和佣金

66,361 45,700 45.2%
總計 1,899,346 2,152,703 -11.8%

注意:

1細分市場 的消除和調整包含在技術解決方案部分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21.527億元下降了11.8% ,至人民幣18.993億元,這主要是由於技術解決方案收入的減少。

技術 解決方案。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21.070億元下降了13.0%,至人民幣18.330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業務 發起服務和運營支持服務產生的收入減少。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業務發起服務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2.195億元下降了63.0%,至人民幣8,110萬元 ,這主要是由於交易 交易量下降。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運營支持服務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5.721億元人民幣下降了17.6%,至人民幣4.716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對銀行客户服務運營產品 和汽車生態系統服務的需求減少。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實施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3.426億元增長了29.3%,至人民幣4.43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新客户的項目以及現有合同的持續交付努力,尤其是客户對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管理)的持續交付努力。

虛擬 銀行業務。 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利息和佣金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4570萬元大幅增長至6,640萬元人民幣,這主要是由於客户需求的快速增長。

10

收入成本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收入成本從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3.934億元下降了13.7%,至人民幣12.031億美元, 這主要是由於技術解決方案收入成本的下降。

技術 解決方案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技術解決方案收入成本從2022年同期的13.718億元人民幣下降了16.4%,至人民幣11.465億美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商業服務費用 (包括技術服務費下的商業服務費、企業發起費和其他成本)的減少。

虛擬 銀行業務 。由於我們的虛擬銀行銀行業務 業務的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虛擬銀行業務收入成本增長了164.8%,達到人民幣5,720萬元,而2022年同期為2160萬元人民幣。

毛利和毛利率

由於上述原因,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毛利從2022年同期的7.593億元人民幣下降了8.3%,至6.962億元人民幣。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毛利率提高到36.7%,而2022年相應時期的毛利率為35.3%,這得益於持續的產品標準化工作。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毛利率增至39.8%,而2022年同期為39.4%。

運營費用

研究和開發費用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研發成本 從2022年同期的7.405億元人民幣下降了28.7%,至5.28億元人民幣,這主要是由於我們計劃以合理的速度投資研發並有選擇地投資於盈利 項目。

銷售和營銷費用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我們的銷售和營銷費用 從2022年同期的2.183億元人民幣下降了40.8%,至人民幣1.293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營銷和廣告費用減少以及員工福利支出中的勞動力成本減少。

一般和管理費用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一般和管理 支出從2022年同期的4.019億元人民幣下降了39.8%,至人民幣2.421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我們持續的優化工作。

11

金融和合約資產的淨減值損失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我們的金融 和合約資產淨減值損失從2022年同期 的1,490萬元人民幣增至3,860萬元人民幣,這主要是由於上一年 年度第二季度收取應收賬款導致減值逆轉增加。

其他收益,(虧損)/收益-淨額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產生了其他收入,淨收益為人民幣4,890萬元,而2022年同期 期間的其他收入淨虧損為人民幣1,610萬元,這主要是由於外匯虧損的減少部分被衍生品淨收益的減少所抵消。

財務收入

我們的財務收入增長了 119.9%,從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的人民幣520萬元增加到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1150萬元,這主要是 是由於金成龍有限公司(金成龍有限公司)的投資 結構發生變化,限制性掉期存款被轉換為利率更高的定期存款。

財務成本

我們的財務成本下降了 40.5%,從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的1,970萬元人民幣降至2023年同期的人民幣1170萬元,這主要是由於我們在岸銀行借款水平降低。

聯營公司和合資企業的收益份額

我們在聯營公司 和合資企業的收益份額下降了64.7%,從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的2,030萬元人民幣下降至2023年相應的 期間的720萬元人民幣,這主要是由於出售活動而減少了普惠立信的利潤份額。

聯營公司的減值費用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對聯營公司 的減值費用為人民幣720萬元,而2022年同期為零,這主要是由於 Puhui Lixin的出售。

所得税前虧損

由於上述原因,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所得税前虧損降至1.931億元人民幣,而2022年同期為6.266億元人民幣。

所得税優惠

我們的所得税優惠減少了114.8%,從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的人民幣3,640萬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540萬元人民幣,這主要是由於遞延所得税資產根據相關實體的預期應納税利潤進行確認。

12

該期間的虧損

由於上述原因, 我們的虧損從2022年同期的5.902億元人民幣減少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的1.985億元人民幣。

現金流數據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在經營活動中使用的淨現金為人民幣6.329億元人民幣,投資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人民幣2.981億元人民幣 ,這主要是由於我們按公允價值出售金融資產的收益計入損益,這與我們的現金管理 活動有關,融資活動中使用的淨現金為人民幣8,890萬元,主要是由於償還了短期借款並租賃 付款。2022年同期,我們用於經營活動的淨現金為人民幣7.931億元人民幣, 投資活動產生的淨現金為人民幣15.079億元人民幣,用於融資活動的淨現金為人民幣6.923億元人民幣。我們的業務主要是現金流業務 ,因此我們的運營現金流與我們的盈利能力密切相關,主要由盈利能力驅動。

流動性和資本資源

在流動性管理方面,我們 (i) 每週對財富管理賬户頭寸進行評估,並制定每週的預期流入和流出計劃,(ii) 定期審查 此類資產的風險、流動性水平和市值,(iii) 密切監測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並評估 對流動性的影響,以及 (iv) 財富管理賬户頭寸的動態管理。這些流動資產可用於 及時補充我們的現金,以維持健康的流動性狀況。

我們在技術解決方案領域的主要流動性來源 是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可贖回的財富管理產品、銀行借款和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 。我們的虛擬銀行業務領域的主要流動性來源是來自我們虛擬銀行業務的客户存款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5.195億元人民幣(2022年12月31日: 人民幣19.078億元人民幣),限制性現金為2.021億元人民幣(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3.438億元人民幣),按公允價值計的金融資產為7.718億元人民幣(2022年12月31日:6.906億元人民幣)。我們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主要代表銀行的 現金,而我們的限制性現金主要包括用於貨幣互換的質押存款。

借款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的短期借款為2.564億元人民幣(2022年12月31日:2.891億元人民幣)。我們主要向三家中國 銀行提供信貸額度,承諾信貸總額為 RMB700 百萬美元。我們未償還借款 的加權平均年利率為4.63%(2022年12月31日:4.61%)。我們的信貸額度均不包含實質性的財務契約。

資產質押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我們的限制性現金中,人民幣4,470萬元用於貨幣互換,770萬元人民幣用於商業擔保。

除上述外,集團 的資產沒有任何抵押權、抵押貸款、留置權、抵押權或質押。

13

資產負債比率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的 資產負債比率(即按百分比計算,總債務除以總權益,總債務按借款總額 和租賃負債的總和計算)為10.3%(截至2022年12月31日:11.6%)。

重大投資

集團的投資 價值佔我們總資產的5%或以上,被視為重大投資。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 ,我們沒有持有任何重大投資。

材料收購和出售

2023 年 6 月 12 日,我們完成 向平安普惠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平安普惠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Puhui Lixin”)出售集團持有的平安普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平安普惠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的代價 人民幣199,200,000。完成後,我們不再持有普滙立信的任何股權。欲瞭解更多詳情, 請參閲公司於2022年11月24日發佈的公告、公司於2023年2月20日發佈的通函以及公司於2023年4月4日發佈的公告。

除上述內容外,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 個月中,我們 沒有對子公司、合併關聯實體或關聯公司進行任何重大收購或出售。

重大投資或資本 資產的未來計劃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還沒有關於重大投資或資本資產的詳細未來 計劃。

或有負債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沒有重大或有負債。

資本支出和資本承諾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資本支出為人民幣1,900萬元,而2022年同期為人民幣3,800萬元。這些 資本支出主要包括購買不動產和設備、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 資產的支出。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沒有資本承諾(截至2022年12月31日:無)。

風險管理

貨幣風險

外幣風險是指外幣匯率變動造成的損失風險 。人民幣與我們開展業務的其他貨幣 之間的匯率波動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我們承擔的外幣風險主要來自美元/人民幣匯率的變動。

14

我們和我們的海外中間股份 控股公司的本位貨幣是美元。他們主要面臨現金和現金 等價物以及向以人民幣為主的集團公司的貸款所產生的外匯風險。我們已經簽訂了即期美元/人民幣貨幣互換,以對衝其因向集團公司以人民幣計價的貸款而產生的外匯風險敞口的某些部分 。根據我們的政策,掉期的關鍵條款 必須與對衝項目基本一致。

我們的子公司主要在中國大陸經營 ,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幣結算。我們認為,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不存在任何 重大外匯風險,因為這些子公司除了相應的本位幣外,沒有以 貨幣計價的大量金融資產或負債。

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金融工具的價值/未來現金流因市場利率變化而波動的風險 。浮動利率工具 使我們面臨現金流利率風險,而固定利率工具使我們面臨公允價值利率風險。

集團的利率風險 主要來自虛擬銀行業務中資產、負債和資本工具的利率狀況不匹配。

員工與薪酬

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共有2568名員工,他們的薪酬是根據他們的個人表現和貢獻、 專業能力和現行市場薪資水平等因素確定的。下表列出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們按職能劃分的員工人數 :

函數 截至6月30日,
2023
研究和開發 1,425
業務運營 347
銷售和營銷 525
一般行政 271
總計 2,568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我們的員工福利支出為人民幣6.811億元人民幣。我們的員工福利支出主要包括員工的工資、薪金和其他 福利。我們要求員工遵守我們的員工手冊以及商業行為和道德準則。我們還定期為管理層和員工開展 在職合規培訓,以保持健康的企業文化,增強他們 的合規意識和責任。

我們在2017年11月通過了股票激勵 計劃,該計劃不時進行修改和重述。

15

簡明合併綜合收益表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2023 2022

注意

RMB'000

RMB'000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收入 3 1,899,346 2,152,703
— 技術解決方案 1,832,985 2,107,003
— 虛擬銀行業務 66,361 45,700
收入成本 (1,203,113) (1,393,420)
毛利 696,233 759,283
研究和開發費用 (528,039) (740,513)
銷售和營銷費用 (129,252) (218,342)
一般和管理費用 (242,118) (401,921)
金融和合同資產的淨減值損失 (38,643) (14,925)
其他收入、收益或虧損——淨額 48,880 (16,095)
營業虧損 (192,939) (632,513)
財務收入 11,516 5,236
財務成本 (11,698) (19,661)
財務成本——淨額 (182) (14,425)
聯營公司和合資企業的收益份額——淨額 7,157 20,302
員工的減值費用 (7,157)
所得税前虧損 (193,121) (626,636)
所得税(費用)/福利 4 (5,402) 36,444
該期間的損失 (198,523) (590,192)
損失歸因於:

—公司所有者

(190,465) (562,374)
— 非控股權益 (8,058) (27,818)
(198,523) (590,192)

16

簡明合併綜合收益表 (續)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2023 2022
注意 RMB'000 RMB'000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其他綜合收益,扣除税款
隨後可能重新歸類為損益的項目
— 外幣折算差額 17,370 233,721
—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債務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1,057 3,713
隨後不會重新歸類為損益的項目
— 外幣折算差額 44,191
62,618 237,434
該期間的綜合虧損總額 (135,905 ) (352,758 )
歸因於以下因素的全面虧損總額:
— 公司所有者 (127,847 ) (324,940 )
— 非控股權益 (8,058 ) (27,818 )
(135,905 ) (352,758 )
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每股虧損(以每股人民幣計算)
—基本版和稀釋版 5 (0.17 ) (0.51 )
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每份ADS虧損(以每股人民幣計算)
—基本版和稀釋版 5 (5.24 ) (15.29 )

17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

注意 截至目前
6月30日
2023
RMB'000
在 12 月 31 日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資產
非流動資產
財產和設備 116,782 151,401
無形資產 526,225 570,436
遞延所得税資產 768,277 765,959
使用權益法核算的投資 199,200
以公允價值計量並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816,573 821,110
非流動資產總額 2,227,857 2,508,106
流動資產
貿易應收賬款 6 1,190,632 940,989
合同資產 100,890 122,628
預付款和其他應收賬款 1,097,715 1,078,604
來自虛擬銀行的按攤銷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2,377 44
以公允價值計量並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1,310,160 1,233,431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通過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 771,828 690,627
衍生金融資產 59,631 56,363
三個月內限制現金和定期存款 202,136 343,814
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1,519,513 1,907,776
流動資產總額 6,254,882 6,374,276
總資產 8,482,739 8,882,382

18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續)

注意 截至目前
6月30日
2023
RMB'000
截至 12 月 31 日,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權益和負債
公平
股本 78 78
為股票激勵計劃而持有的股份 (149,544 ) (149,544 )
其他儲備 11,017,947 10,953,072
累計損失 (7,701,364 ) (7,510,899 )
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權益 3,167,117 3,292,707
非控股權益 (18,276 ) (14,652 )
權益總額 3,148,841 3,278,055
負債
非流動負債
貿易和其他應付賬款 7 123,916 132,833
合同負債 18,546 19,977
遞延所得税負債 3,637 5,196
非流動負債總額 146,099 158,006
流動負債
貿易和其他應付賬款 7 2,409,360 2,531,273
工資和福利應付賬款 317,590 431,258
合同負債 139,701 166,650
短期借款 256,418 289,062
客户存款 1,972,532 1,929,183
來自虛擬銀行的其他金融負債 92,198 89,327
衍生金融負債 9,568
流動負債總額 5,187,799 5,446,321
負債總額 5,333,898 5,604,327
權益和負債總額 8,482,739 8,882,382

19

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中期 財務信息附註

1一般信息和陳述依據

1.1一般信息

OneConnect Financen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簡稱 “公司”)於2017年10月30日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是一家豁免 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註冊辦事處的地址是郵政信箱 309,大開曼島 Ugland House,KY1-1104, 開曼羣島。該公司於2019年12月13日在紐約 證券交易所完成了首次公開募股(“IPO”)。該公司已於2022年7月4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Limited 主板以介紹方式上市。

2022年11月30日,該公司宣佈計劃將其美國存托股份(“ADS”)與普通股 股的比率(“ADS 比率”)從目前的1股ADS對3股普通股的ADS比率改為1股ADS 對三十股普通股的新ADS比率。ADS比率的變更於2022年12月12日生效。假設ADS比率從一股ADS與三股普通股的比率變為一股ADS與三十股普通股的新比率 發生在所列最早的時期初,對每股ADS的基本 和攤薄虧損進行了修訂。

公司、其子公司、其受控結構化實體(“結構化實體”、“可變權益實體” 或 “VIE”)及其子公司(“VIE的子公司”)統稱為 “集團”。 集團主要從事為主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金融機構(“上市業務”)提供基於雲平臺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在線信息服務和運營支持 服務。 公司不自行開展任何實質性業務,而是通過其子公司、 VIE 和VIE在中國的子公司開展主要業務運營。

簡明合併 中期財務信息包括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簡明合併 綜合收益表、截至該日止的六個月期間的簡明合併權益變動表和簡明合併現金流量表 ,以及包含重要會計政策信息和其他解釋性信息 信息的附註(“中期財務信息”)。除非另有説明,否則中期財務信息以人民幣(“RMB”)顯示, 。中期財務信息未經審計。

1.2準備和陳述的基礎

本中期財務 信息是根據國際會計準則(“IAS”)34 “中期財務 報告” 編制的。

中期財務 信息不包括年度財務報告中通常包含的所有此類附註。因此, 應與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合併財務報表一起閲讀,這些財務報表是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編制的,如公司2023年4月24日發佈的2022年年度報告 (“財務報表”)所述。

這些簡明的中期 財務報表已於2023年8月16日獲準發佈。

20

2重要會計政策摘要

除下文 所述外,編制中期財務信息時使用的會計政策和計算方法在所有重要方面與財務報表中使用的會計政策和計算方法基本一致 ,後者是根據歷史 成本慣例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並通過對按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的重估進行了修改(“FVPL”),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其他綜合收益(“FVOCI”),某些其他金融負債, 按公允價值計值。

過渡期的所得税使用適用於預期年度應納税利潤總額的估計税率進行累計。

(a)專家組通過的新標準和經修訂的標準和解釋

自2023年1月1日起,集團首次在年度報告期內適用了以下標準和修正案: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

對《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務説明2》的修正——會計政策的披露

《國際會計準則》第8號修正案——會計估算的定義

《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修正案——與單一交易產生的資產和負債相關的遞延所得税

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修正案——國際税收改革——第二支柱示範規則

上述 所列修正案對前期確認的金額沒有重大影響,預計也不會對當前 或未來時期產生重大影響。

(b)尚未通過的新標準和對標準和解釋的修正案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已經發布了幾項新準則 以及對標準和解釋的修正案,但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尚未生效,而且 在準備這些歷史財務信息時尚未提早採用:

每年有效
個週期開始
開啟或之後
《國際會計準則 1》修正案 ——將負債歸類為流動負債或非流動負債 2024 年 1 月 1 日
《國際會計準則 1》修正案 ——附有契約的非流動負債 2024 年 1 月 1 日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修正案 ——出售和回租中的租賃負債 2024 年 1 月 1 日
《國際會計準則》第7號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 修正案——供應商融資安排 2024 年 1 月 1 日
IFRS 10和IAS 28修正案——投資者與其關聯公司或合資企業之間的資產出售或出資 待定

上述新準則、新解釋 和修訂後的準則預計不會對集團的歷史財務信息產生重大影響。

21

3收入

(a)與客户簽訂合同的收入分類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2023

RMB'000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 技術解決方案實施 443,023 342,611
基於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收入
— 運營支持服務 471,585 572,105
— 企業發起服務 81,127 219,494
— 風險管理服務 150,317 198,497
— 雲服務平臺 614,620 665,207
— 實施後支持服務 25,649 26,794
— 其他 46,664 82,295
1,832,985 2,107,003

按一段時間或某個時間點的服務轉移時間 分列的收入分列如下:

(未經審計) 在 時間內的某個時候 隨着時間的推移 總計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
實施 29,442 413,581 443,023
基於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收入
— 運營支持服務 158,730 312,855 471,585
— 企業發起服務 81,127 81,127
— 風險管理服務 150,317 150,317
— 雲服務平臺 614,620 614,620
— 實施後支持服務 25,649 25,649
— 其他 46,572 92 46,664
466,188 1,366,797 1,832,985

(未經審計) 在某個時間點 隨着時間的推移 總計
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
實施 342,611 342,611
基於交易的收入和支持收入
— 運營支持服務 190,624 381,481 572,105
— 企業發起服務 219,494 219,494
— 風險管理服務 198,497 198,497
— 雲服務平臺 665,207 665,207
— 實施後支持服務 26,794 26,794
— 其他 82,137 158 82,295
690,752 1,416,251 2,107,003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集團主要在中國運營,大部分收入來自中國。

22

(b)利息和佣金收入

截至 6 月 30 日的六 個月
2023
RMB'000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 虛擬 銀行業務
利息 和佣金 66,361 45,700

4所得税(支出)/福利

集團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 的所得税優惠分析如下: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2023
RMB'000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當期所得税 (9,279) (13,534)
遞延所得税 3,877 49,978
所得税(費用)/福利 (5,402) 36,444

(a)中國企業所得税(“EIT”)

除非適用優惠税率 ,否則集團在中國內地經營的所得税準備金 按25%的税率計算。

OneConnect 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深圳)(“深圳 OneConnect”)、北京華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antage Point Technology”)、北京貝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ER Technology”)和深圳電子商務安全 證書管理有限公司(“深圳CA”)在大陸成立 } 中國。他們有資格享受適用於 “高新技術企業” 資格的税收優惠政策 ,並有權享受15%的所得税優惠税率。

深圳 OneConnect 科技 服務有限公司,Ltd(“深圳OneConnect科技”)和平安OneConnect雲技術有限公司(“OneConnect Cloud Technology”)作為集團的子公司,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和 蛇口片區成立,因此有權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降低。

(b)開曼羣島所得税

根據開曼羣島法律,本公司 成立,是一家豁免公司,根據《開曼羣島公司法》承擔有限責任, 無需繳納開曼羣島所得税。

23

(c)香港所得税

香港的所得税 税率為 16.5%。由於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沒有估計的應納税利潤需要繳納香港利潤 税,因此沒有開列香港利得税。

(d)新加坡所得税

新加坡所得税 税率為 17%。沒有規定新加坡利得税,因為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沒有估計應納税利潤需要繳納新加坡利潤 税。

(e)印度尼西亞所得税

集團在印度尼西亞業務的所得税準備金 按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的應納税利潤的22%税率計算。

(f)馬來西亞所得税

馬來西亞所得税 税率為 24%。沒有規定馬來西亞利得税,因為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沒有需要繳納馬來西亞利得税 的估計應納税利潤。

(g)菲律賓所得税

菲律賓所得税 税率為 25%。沒有規定菲律賓利得税,因為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沒有需要繳納菲律賓 利得税的估計應納税利潤。

(h)中國預扣税(“WHT”)

根據EIT法, 將利潤分配給海外註冊的直接 控股公司後,中國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向海外投資者分配利潤時,需繳納5%或 10%的預扣税,具體取決於海外投資者的註冊地區。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集團的留存收益出現赤字,因此沒有提供預扣税。

24

5每股虧損

截至6月30日的六個月
2023
RMB'000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本期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 (190,465) (562,374)
已發行普通股 股的加權平均數(單位:'000 股) 1,089,589 1,103,087
每股 股基本虧損(人民幣元) (0.17) (0.51)
每股攤薄虧損 (人民幣) (0.17) (0.51)
每張ADS的基本虧損 (人民幣元)(注) (5.24) (15.29)
每股ADS的攤薄虧損 (人民幣元)(注) (5.24) (15.29)

注: One ADS 代表公司的三十股普通股。

每股基本虧損 的計算方法是將歸屬於公司所有者的虧損除以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 已發行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為股票 激勵計劃目的持有的股票被視為庫存股。因此,為了計算每股虧損,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已發行和 普通股數量已考慮為股票激勵計劃 目的持有的股份。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內,根據股票期權計劃和限制性股票單位計劃授予的所有未償還的 股票期權的影響,已排除在攤薄後的每股虧損的計算中,因為它們的影響將是反稀釋的。因此,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每股攤薄虧損 與該期間每股基本虧損相同。

25

6貿易應收賬款

截至目前 截至目前
6月30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
RMB'000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貿易應收賬款 1,269,270 998,036
減去:減值損失備抵金 (78,638) (57,047)
1,190,632 940,989

基於確認日期 的貿易應收賬款及其賬齡分析如下:

截至目前 截至目前
6月30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
RMB'000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最長 1 年 1,190,254 932,479
1 到 2 年 62,679 42,752
2 到 3 年 10,414 13,857
3 年以上 5,923 8,948
1,269,270 998,036

26

7貿易和其他應付賬款

截至目前 截至目前
6月30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
RMB'000
2022 RMB'000
(未經審計)
貿易應付賬款 (注 (a))
應由關聯方承擔 254,697 442,007
歸因於第三方 197,963 311,610
452,660 753,617
贖回責任 (注 (b)) 232,951 243,937
應計費用 493,415 516,240
保證金 171,825 160,814
租賃負債 68,927 91,583
購買持有股份的應付金額
激勵計劃 88,280 88,280
其他應納税款 44,099 51,913
應付給關聯方的款項 833,419 644,900
其他 147,700 112,822
2,533,276 2,664,106
減去:非流動部分
租賃負債 (35,636) (44,553)
購買 股票激勵計劃所持股份的應付金額 (88,280) (88,280)
(123,916) (132,833)
2,409,360 2,531,273

(a)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根據確認日期,應付貿易賬款的賬齡主要在 一年之內。

(b)集團收購了BER Technology剩餘的20%股權,相關贖回責任已於 2023年6月30日結算。

8分紅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 公司沒有支付或申報任何股息。

27

其他信息

購買、出售或贖回公司 上市證券

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內 的六個月中,公司及其任何 子公司均未購買、出售或贖回公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任何證券。

遵守《公司治理守則》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高標準的公司治理,這對於我們的發展和維護股東的利益至關重要。公司的公司 治理慣例以《香港聯合交易所證券上市規則 規則》(“上市規則”)附錄14所載的《公司治理守則》和《公司治理 報告》(“公司治理守則”)中規定的原則和守則條文為基礎。

董事會認為,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 公司遵守了《公司治理守則》的所有適用守則條款,但《公司治理守則》的守則條款C.2.1除外。

《公司 治理守則》的守則條款C.2.1規定,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角色應分開,不應由同一個人履行。 公司已任命沈崇峯先生為公司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但是,董事會 認為,將 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職位交給同一個人符合公司的利益,以便在集團內部提供持續的領導,促進集團業務 戰略的迅速執行並提高運營效率。董事會還認為,該安排下的權力和權威平衡不會受到損害,因為所有重大決策都必須與整個董事會及其相關委員會協商後做出, 這些委員會由經驗豐富的個人和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他們能夠向董事會提供獨立見解 並監督公司的管理和運營。為了確保管理層面的適當治理和執行, 公司還成立了各種管理委員會,負責集體做出管理決策。董事會將定期審查 ,並考慮整個集團的情況,考慮這一安排的有效性。

董事遵守《證券交易示範守則》

本公司已採用 《上市規則》附錄10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證券交易守則》範本 (“《標準守則》”)作為董事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

在向公司所有董事進行了具體詢問 後,公司所有董事確認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他們完全遵守了《示範守則》中規定的所有相關要求 。

28

審計委員會

我們成立了由三名成員組成的審計委員會 ,分別是蒲天若先生(擔任主席)、葉冠榮先生和周永健先生。 審計委員會審查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財務報表。

此外,公司獨立審計師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根據國際審查標準2410 “實體獨立審計師執行的中期財務信息審查 ”,審查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未經審計的簡明合併財務報表。

中期股息

董事會不建議分配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的中期股息。

發佈中期業績和中期報告

本中期業績公告 已發佈在聯交所(www.hkexnews.hk)和該公司的網站(https://irhk.ocft.com)上。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的 六個月的中期報告將發送給公司股東,並在適當時候在同一網站 上公佈,以供審閲。

29

安全港聲明

本公告包含前瞻性陳述 。這些陳述構成經修訂的1934年《證券 交易法》第21E條所指的 “前瞻性” 陳述,定義見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這些前瞻性陳述 可以用 “將”、“期望”、“預期”、“未來”、“打算”、 “計劃”、“相信”、“估計”、“信心” 和類似陳述等術語來識別。此類陳述 基於管理層的當前預期以及當前的市場和運營狀況,與涉及已知 或未知風險、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的事件有關,所有這些因素都難以預測,其中許多因素超出了公司 的控制範圍。前瞻性陳述涉及固有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許多因素可能導致實際業績與任何前瞻性陳述中包含的業績存在重大差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因素:公司 在金融機構技術即服務行業的運營歷史有限;其實現或維持盈利能力; 金融服務行業法律、法規或標準的收緊;公司遵守中國和其他不斷演變的 監管要求的能力其運營所在的司法管轄區;其合規能力與數據保護或數據安全相關的現有或未來法律法規 ;其維持和擴大客户羣或加強客户參與的能力; 其與平安集團保持關係的能力,平安集團是其戰略合作伙伴、最重要的客户和最大的供應商; 其有效競爭為中國金融機構服務的能力;其技術的有效性, 維護和改善技術基礎設施和安全措施的能力;它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智力財產和專有 權利;其維持或擴大與業務合作伙伴關係的能力,以及合作伙伴未能按預期行事;保護或宣傳其品牌和聲譽的能力;及時實施和部署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需要時獲得額外資本的能力;圍繞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訴訟和負面宣傳;金融市場以及商業和經濟狀況的混亂;公司的追求能力和通過收購或擴張機會實現最佳 業績;COVID-19 疫情持續時間、企業復甦的滯後效應 及其對公司業務和財務業績的潛在影響,以及與上述任何 相關的假設。有關這些風險和其他風險的更多信息包含在公司向美國證券和 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本公告中提供的所有信息均截至本公告發布之日,除非適用法律要求,否則公司 沒有義務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

根據董事會的命令
OneConnect 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沈崇峯先生
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香港,8月 [16], 2023

截至本公告發布之日,本公司董事會由擔任執行董事的申崇峯先生和陳榮女士組成,非執行董事陳新銀女士、傅欣女士、竇文偉先生、王文軍女士和朱敏先生,以及獨立董事張耀林博士、浦天若先生、周永健先生和葉冠榮先生 非執行董事。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