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01

Globalstar,Inc.的衝突礦產報告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
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的規則13P-1
Globalstar,Inc.(“本公司”)的本衝突礦產報告(“本報告”)是根據1934年證券交易法(經修訂)頒佈的規則13P-1和表格SD(“規則”)編制的,報告期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報告期”)。在本報告中,“衝突礦物”被定義為錫石、鈾礦-鉭鐵礦、金、黑鎢礦及其衍生物,僅限於錫、鉭和鎢。“規則”和本報告所指的“涵蓋國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烏幹達、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贊比亞和安哥拉。如本報告所述,本公司承接生產Conflicts Minerals為其功能所必需的產品。這些產品在本報告中統稱為“承保產品”。
本報告涵蓋的公司產品説明
該公司是一家通過在軌衞星和現役地面站網絡提供全球語音和數據通信服務的公司。該公司銷售在其網絡上工作的設備,包括移動和固定語音和數據通信設備、數據調制解調器和資產跟蹤設備。該公司並不自己製造這些產品,而是簽訂合同製造這些產品,在某些情況下,還直接從供應商那裏購買產品。本報告涉及在本報告所述期間已完成製造和銷售的所涵蓋產品。
不發生衝突的礦產政策
我們的無衝突礦產政策傳達了這樣一種期望,即我們的直接供應商從對環境和社會負責的來源獲得材料,包括覆蓋國家內的無衝突來源(可在www.global alstar.com/Support/Minerals-Policy上獲得)。
合理的原產國調查
根據該規則,本公司進行了合理的原產國調查(“RCOI”)程序,以確定是否有任何衝突礦產起源於所涵蓋的國家。RCOI主要包括確定“範圍內”的供應商,以確保我們整個供應鏈的可追溯性,以確定衝突礦產的來源。在進行RCOI時,公司使用了各種措施,包括要求供應商提供關於衝突礦產的採購政策,以及完成責任礦產倡議(“RMI”),即以前的無衝突採購倡議,衝突礦產報告模板(“CMRT”),以核實衝突礦產不是在不被認為是“無衝突”的地區開採的。該公司向其100%的直接供應商索取了這一信息。要求供應商提供信息的目的之一是儘可能確定供應鏈,包括為公司產品提供精煉衝突礦物的冶煉廠和精煉廠,並從這些確定的供應商那裏獲得信息,説明他們提供的任何零部件是否來自所涵蓋的國家。
公司的盡職調查程序
盡職調查程序旨在符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關於受衝突影響地區和高風險地區負責任的礦產供應鏈的盡職調查指南(“經合組織框架”)所載的國際公認框架。
根據《經合組織框架》,該公司對報告所述期間生產的涵蓋產品採取的盡職調查措施包括:
第一步:建立強有力的公司管理體系
公司採取了以下步驟,以建立符合經合組織框架步驟1的管理體系:
1


·公司有一項衝突礦產政策,為此,公司支持消除使用在未被指定為無衝突地區採購的衝突礦產,並將其正式聲明並傳達給其供應商和公眾。
·公司擁有正式、統一的質量管理體系,並有一套明確的政策和程序,旨在滿足監管和行業標準。
·公司有一個衝突礦產工作組,由公司會計、質量控制和供應鏈部門的代表組成。該小組通過使用由電子行業公民聯盟(“EICC”)和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倡議(“GeSI”)的RMI創建的工具來指導公司的盡職調查工作,包括CMRT,這是一項供應鏈調查,旨在確定在公司的產品中加工必要的衝突礦物的冶煉廠和精煉廠。
第二步:識別和評估供應鏈中的風險
該公司採取了以下措施來識別和評估其供應鏈中的衝突礦產風險:
·該公司對其產品和供應商進行了評估,以確定向該公司提供可能含有衝突礦物的產品的供應商。
·在進行盡職調查時,該公司主要使用第三方數據庫和Conflicts Minerals為數千家制造商提供的合規文件彙編信息。該公司彙總了其供應商的文件,包括以CMRT或與衝突礦產有關的採購政策的形式做出的迴應。根據這些信息,公司能夠確定公司供應鏈中可能存在的冶煉廠和精煉廠,並確定這些冶煉廠和精煉廠是否獲得了RMI的“無衝突”稱號,這是EICC和GeSI的倡議。
·該公司認定,所有97家供應商均受《衝突礦產條例》的約束。該公司分析了這些供應商的答覆,結果如下。
步驟3:設計和實施戰略以應對已識別的風險
作為公司盡職調查過程的一部分,公司採取了以下措施來設計和實施應對已確定風險的戰略:
·該公司設計了風險管理計劃,其中包括對可能從覆蓋的國家採購衝突礦產的供應商進行盡職調查審查。
·公司監測和跟蹤被確定為不符合公司衝突礦產採購政策規定的要求的供應商,以確定他們在滿足這些要求方面的進展情況。
·如果確定供應商確實使用了來自冶煉廠或精煉廠的礦物,但這些礦物沒有獲得RMI的“無衝突”稱號,將採取具體的供應商糾正行動,並將根據供應商規模、風險水平和供應商能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這些行動可能包括尋找替代供應商或材料。
第四步:開展供應鏈獨立第三方審核
本公司與加工衝突礦物的冶煉廠或精煉廠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也不對其供應鏈內的這些實體進行或直接審計。相反,該公司的盡職調查工作依賴於跨行業倡議,如RMI,對冶煉廠和煉油廠的盡職調查做法進行審計。
第五步:每年提交供應鏈盡職調查報告
該公司每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SD表和衝突礦產報告。根據規則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框架,本報告可在公司網站的投資者關係頁面上公開查閲,網址為www.global alstar.com。
測定法
A.公司盡職調查結果
該公司與所涉產品有關的供應鏈很複雜,公司作為零部件的採購商,與開採和運輸衝突礦物的步驟相距甚遠。因此,追蹤這些礦物的來源是一項挑戰,要求公司爭取供應商的支持,努力實現供應鏈透明度,包括努力獲得關於這些礦物來源的信息。
2


衝突礦產公司。供應商提供的信息可能不準確或不完整,或可能存在其他違規行為。此外,由於該公司在供應鏈中與實際開採和運輸衝突礦物有關的相對位置,其核實供應商報告的信息準確性的能力有限。因此,本公司只能就所涵蓋產品中衝突礦物的來源和保管鏈提供合理而非絕對的保證。
通過盡職調查程序,該公司確定了97家範圍內的供應商。對供應商信息進行了審查,對所有供應商進行了分類,如下表所示。
盡職調查流程結果
衝突礦產要求範圍內的供應商總數97 
擁有CMRT或衝突礦產政策的供應商總數97 
覆蓋範圍100 %
供應商迴應:
衝突礦物不是來自覆蓋的國家93 
衝突礦物來自所涉國家,使用經過認證的無衝突冶煉廠或精煉廠。
衝突礦物來自使用未經認證的冶煉廠或精煉廠的覆蓋國家— 
衝突礦產來源未知— 
所提供的產品中不使用衝突礦物— 
供應商響應總數97 

已確定原產國。根據供應商根據盡職調查程序提供的信息,本公司沒有關於所涵蓋產品的足夠信息,無法可靠地確定所涵蓋產品中所有衝突礦物的原產國。然而,根據從提供部件級別信息的供應商那裏獲得的信息,公司合理地確定原產國包括附件1所列國家。

B.持續改進以降低風險
在2022年期間,公司打算繼續加強其盡職調查程序,以提高公司內部及其供應商和客户對其無衝突礦產政策的認識,並進一步降低公司產品中使用的衝突礦產可能為覆蓋國家的武裝團體提供資金或使其受益的風險。這些程序包括以下內容:
·與直接供應商接觸,目的是不斷提高所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和質量,包括繼續要求所有範圍內的供應商填寫CMRT中尚未填寫的信息;
·與從未知國家採購的直接供應商合作,鼓勵他們對其供應商使用CMRT(如果有的話);
·繼續傳達一項政策,對沒有及時改進其反應的供應商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有可能將其從公司供應鏈中移除;以及
·如有必要,分析規則對加入公司供應鏈的任何新供應商的適用性,並根據規則規定的時間表,將他們納入盡職調查和報告。

3


前瞻性陳述
本報告中包含的或通過引用納入本報告的某些陳述可能是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所指的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一般使用“相信”、“項目”、“預期”、“預期”、“估計”、“打算”、“戰略”、“計劃”、“可能”、“應該”、“將會”、“將會”、“將繼續”、“將會產生”以及類似的表述,儘管並非所有前瞻性表述都包含這些可識別的詞語。這些前瞻性陳述是基於當前的預期和假設,這些預期和假設會受到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些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大不相同。可能導致或促成這種差異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包括但不限於我們在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的Form 10-K年度報告中描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我們沒有義務公開更新或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您不應依賴前瞻性陳述作為對未來事件或業績的預測。我們網站上提供的文件和內容並未以參考方式併入本報告。
4


附件一
安道爾緬甸
澳大利亞荷蘭
奧地利新西蘭
比利時挪威
玻利維亞祕魯
巴西菲律賓
加拿大波蘭
智利俄羅斯聯邦
中國盧旺達
哥倫比亞沙特阿拉伯
捷克共和國新加坡
愛沙尼亞11.南非
法國西班牙
德國蘇丹
加納瑞典
印度11.瑞士
印度尼西亞臺灣
意大利泰國
日本土耳其
哈薩克斯坦烏幹達
韓國、大韓民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吉爾吉斯斯坦美國
立陶宛烏茲別克斯坦
馬其頓越南
馬來西亞贊比亞
毛裏塔尼亞津巴布韋
墨西哥

5